-
2022-11-28
11月初的福建省漳州市,清晨的气温较低。一大早,三宝集团董事长王光文就来到位于芗城区的办公室,开始一天紧张而忙碌的工作。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坚持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推进新型工业化,加快建设制造强国、质量强国、航天强国、交通强国、网络强国、数字强国。对于制造业来说,这是一个巨大的利好,不仅指明了未来经济发展的方向,也更加坚定了民营企业发展的信心和决心。”王光文说。 近几年,三宝集团紧紧围绕国家产业发展战略,推动产品向“专、精、特、新”发展,重点发展核电用钢、耐腐蚀钢、热轧特殊钢卷板等拳头产品。尤其是在核电用钢上,被中国核工业有关项目部授予“优秀合作伙伴”;也是全国首家可生产耐腐蚀钢筋的厂家,产品成为福建省“十四五”海洋战略的新材料。经过这几年快速发展,三宝集团先后荣获“中国制造业500强”“中国民营企业500强”“全国钢铁工业先进集体”“中国驰名商标”等。 成就的背后,是企业从“制造”向“智造”不断升级。 上世纪90年代初,王光文走出福建宁德老家,同老乡远赴广东闯荡钢铁市场。“那几年我办的轧钢厂只能用小打小闹来定义,但让我积累了许多经验,也看到了规模小、设备简陋、产品档次不高等影响企业发展的局限。”谈起当年的经历,王光文说。 多年广东闯荡的经历,开拓了王光文的视野,他对中国钢铁行业的发展有了更深刻、更宏观的洞察和思考,也由此立下更远大的发展目标:创办一家上规模、上档次、高质量的现代化大型钢铁生产企业,为国家钢铁事业发展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从“制造”向“智造”升级,靠什么?对此,王光文有着清晰的谋划。自创办以来,三宝集团始终致力于科技创新,通过产学研用结合,先后成立精品钢技术研发中心和院士专家工作站,自主研发高强度、高韧性核电用钢等。突破性研发出耐大气、耐海洋气候、耐海水腐蚀等全系列耐腐蚀钢筋产品,并参与制订相关全国和地方标准,王光文被授予“中国标准创新贡献奖”。目前,集团拥有国家专利140余项,获得“国家知识产权优势企业”称号,产品广泛用于国家重点工程,为国家经济建设作出积极贡献。 “我始终认为,瞄准市场,坚守本分、专注主业、心无旁骛,才能逐步积累自己的优势,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拥有信心和底气。”回首三宝集团稳步发展的历程,王光文这样总结。 2021年3月,习近平总书记在福建考察时指出,创新不问“出身”,只要能为国家作出贡献,国家都会全力支持。王光文牢记习近平总书记殷殷嘱托,更加坚定企业创新发展的信心,把实施智能制造作为企业发展重要战略,围绕生产、能源、安全、环保、物流,打造智能制造“五位一体”的综合管控中心,形成生产高效、成本最优、绿色低碳的智慧工厂,实现“制造”向“智造”转变。 党的二十大召开后,王光文第一时间撰写心得体会,组织集团干部专题学习二十大报告精神。他说,“一路风雨兼程,最大的体会是企业要想做大做强,就必须毫不动摇地听党话、感党恩、跟党走,就必须坚定不移走科技创新、质量强企的道路”。 王光文告诉记者,当前,新一代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加速演进,推动企业从“制造”迈向“智造”,加快发展智能制造,既有助于巩固壮大实体经济根基,也关乎我国未来制造业的全球地位。立足新发展阶段,民营企业只有保持战略定力、深入实施智能制造工程,才能为促进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构筑国际竞争新优势提供更有力支撑。 “作为中国民营企业500强的一份子,三宝集团将以二十大报告精神为指引,继续深入推进产品升级,以新能源电工钢和汽车轻量化结构用钢为突破口,不断提升自主创新能力,打造更多的专精特新产品。”王光文信心满满地告诉记者,集团将积极响应国家“双碳”目标,以实施智能制造为抓手,以“精品高效、绿色低碳、生态环保”花园式工厂为载体,不断推进产业链延伸,着力建设冶金新材料千亿产业集群,争当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推动高质量发展的生力军。
查看更多>> -
2022-11-28
日前,星河动力航天公司于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谷神星一号(遥四)运载火箭,顺利将“吉林一号”星座的高分03D08、51、52、53、54,共5颗卫星送入太阳同步轨道。 本次发射是“谷神星一号”商业火箭的连续第四次发射圆满成功,星河动力航天保持了100%的成功率,并已累计为7家卫星客户完成了14颗卫星发射,再次刷新了中国民营商业火箭发射交付的纪录。 同时,本次也是国内低轨星座首次采用民营商业火箭进行组网发射,推动了国内商业航天产业生态健康发展,具有里程碑意义。 此次谷神星一号(遥四)运载火箭搭载的吉林一号高分03D08、51、52、53、54星均为长光卫星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自主研发、批量生产的第三代光学遥感卫星,5颗高分03D星将与吉林一号高分02D星、吉林一号高分02F星组网运行,为各类用户提供遥感卫星图像。 星河动力公司在此次发射中首次采用了自研的转运发射车执行转运和发射任务,该转运发射车具备环境温度控制、机动转场运输、快速起竖发射等功能,进一步降低了对发射区射前保障的要求,将发射准备时间由4小时大幅压缩至1小时,有效解决了火箭发射准备时间长、发射频次低的问题,为谷神星一号商业火箭的批量化发射交付提供有力的地面支撑。
查看更多>> -
2022-11-28
黑龙江省近日召开民营经济发展大会,正式发布《中共黑龙江省委黑龙江省人民政府关于振兴发展民营经济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意见》),从7个方面制定了45条具体举措,聚焦破解黑龙江省民营经济偏弱症结,着眼解决当前民营经济发展中存在的突出问题,持续优化促进民营经济发展的政策、法治、市场、社会环境,加力支持民营经济振兴发展。 近年来,黑龙江把发展民营经济放在经济工作重要位置,加快补短板,民营经济市场活力不断增强。今年前三季度,全省新登记市场主体44.8万户,同比增长18.8%。 据黑龙江省委常委、副省长王一新介绍,此次《意见》特点有三方面:一是不求面面俱到。主要是聚焦影响和制约黑龙江民营经济发展、企业家反映比较强烈的若干关键领域和突出问题。二是坚持问题导向。力求针对民营企业反映的突出问题,提出有效管用的政策措施。三是坚持刀刃向内。推进自我革命、自我加压,倒逼各级党委政府和与营商环境密切相关的各个方面,进一步解放思想、创新发展理念,创造条件为民营经济发展开路。 《意见》针对黑龙江民营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聚焦民营经济偏弱症结,从增强民营经济市场主体发展信心、拓展民营经济发展空间、打造公开透明政务环境、打造公平公正法治环境、打造高效便捷金融环境、构建亲清政商关系、促进民营经济人士健康成长7个方面,推出45条具体举措,进一步为民营经济发展注入信心和动力。 《意见》提出,将进一步优化地方国有经济布局,在充分竞争领域最大限度发挥社会资本作用,为全省民营企业发展创造充足市场空间;支持驻省央企、地方国企与省内民营企业在技术研发、产业链延伸、原料供给等方面合作,通过专业分工、服务外包、订单生产等方式将产业链条相关环节依法依规委托给省内民营企业;支持民营资本参与经营性基础设施建设运营,加大基础设施和公用事业领域开放力度等。张宏僖认为,国企民企加强合作有助于双方优势互补,进一步释放出整个市场活力,起到乘数效应。 《意见》还瞄准营商环境更优进一步发力,提出全省将建立省市县三级化解民营企业历史遗留问题协调联动机制和工作台账,集中协调解决涉及权益纠纷、债权债务、规划选址、土地利用、环保消防等遗留问题;建立“新官不理旧账”监管机制,省政府建立政府合同协议监督管理信息化平台,对各级政府签订的合同协议履行情况动态跟踪管理;深入开展省市县领导干部包联企业全覆盖工作,组织开展“万名干部进万企”行动等。 同时,《意见》还提出,要创新金融服务机制发挥效能。政策要求各级政府设立金融服务民营经济专班,建立健全服务民营企业全生命周期工作机制,积极为规模以上民营企业推荐金融服务小组,为有需求的规模以下民营企业提供金融顾问、开展金融陪跑等服务;创新金融服务模式,发挥科技金融作用,用好民营企业大数据,进一步为民营企业融资增信。 连日来,黑龙江省的民营企业家表示,《意见》出台的措施掷地有声,希望各级政府部门能不折不扣地落在实处,切切实实地产生“疗效”。此外,45条具体举措涉及多个部门和单位,需要相关责任单位强化责任担当,主动履职作为,更进一步优化细化落地流程,合力帮助民营企业更好更快发展。
查看更多>> -
2022-11-28
10月11日,全国政协提案委员会一行走访全国工商联,了解全国工商联提案工作有关情况,围绕加强和改进提案工作交流座谈。全国政协副主席、全国工商联主席高云龙出席座谈会并讲话。 高云龙指出,十三届全国政协提案委员会在理论建设、功能谋划、建章立制方面取得了一系列成绩,将沟通协商贯穿提案工作提、立、办、督的全过程,得到全国政协主要领导同志的认可,也获得广大政协委员的好评。全国工商联既是提案提出单位,也是提案办理单位。围绕“两个健康”主题建言献策,在民营经济领域凝聚最广泛共识,是工商联提案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做好工商联提案工作,要通过提出提案,深入了解及时反映经济社会发展情况,推动营造民营经济良好发展环境;要通过办理提案,推动解决工商联改革发展中的问题,高质量做好促进“两个健康”工作。中共二十大即将召开,我们将认真学习贯彻中共二十大精神,进一步把握好参与政协工作特别是做好提案工作的努力方向和着力重点,更好地凝聚民营经济人士的智慧和力量,为完成中共二十大确立的各项任务作出更多贡献。 全国政协提案委员会主任李智勇表示,全国工商联历来高度重视政协提案工作,结合工商联特色和优势,形成了很好的工作机制。近年来,每年都有全国工商联的提案被列为全国政协重点提案,充分说明全国工商联提案质量比较高,对推进国家的经济社会发展发挥了积极作用。全国政协提案委员会高度重视各民主党派中央和全国工商联提案,充分发挥各民主党派、工商联提案在重点提案中的典型示范带动作用。希望以此次走访为契机,进一步加强与全国工商联的沟通联系,共同努力,按照中共二十大会议精神,以及中央政协工作会议对新时代政协提案工作的新要求,争取使今后的提案工作再迈上一个新台阶,进一步发挥提案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中的作用。 全国政协提案委员会副主任、全国工商联副主席黄荣主持会议,全国政协提案委员会副主任支树平出席会议。全国政协提案委员会驻会副主任张敬安介绍走访来意,全国工商联研究室主要负责人介绍全国工商联提案工作情况。与会人员就如何发挥工商联自身优势,进一步提高提案质量,促进“两个健康”进行深入交流。
查看更多>> -
2022-11-28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坚持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推进新型工业化,加快建设制造强国、质量强国、航天强国、交通强国、网络强国、数字中国。”建设智慧城市是网络强国和数字中国的重要内容之一。 智慧城区是城市治理的新形态、创新发展的新模式。坚持创新型、前沿性的发展方向是党中央对中国(北京)自由贸易试验区(以下简称“北京自贸区”)提出的高要求,为民营企业产业升级、创新发展提供了重要机遇。对于致力于智慧城区建设的高科技民营企业而言,应紧抓难得的机遇,投身到北京自贸区智慧城区建设和产城融合发展中,实现高质量发展。 智慧城区是北京自贸区建设的应有之义 北京自贸区是党中央、国务院在北京实施的重要战略部署,自贸试验区的实施范围为119.68平方公里,涵盖科技创新、国际商务服务、高端产业三个片区。2021年3月,《北京市“十四五”时期智慧城市发展行动纲要》发布,确定了“建设全球新型智慧城市标杆城市”的总体目标。 北京自贸区建设和智慧城市建设联系紧密,相互促进、相辅相成。一方面,智慧城市建设有利于放大自贸区片区联动优势。北京自贸区的科技创新、国际商务服务、高端产业三大片区各有特点,发挥智慧城市建设的优势,适应数字化和新型信息技术的应用趋势,有利于推动实现自贸区各片区网络宽带化、数据集约化、应用智能化和服务人性化等目标,可以在抓住自贸区各片区共性的同时,突显各片区的优势和差异化特色,促进各片区数字资源共享、数字能力复用、数字成果转化,进而形成互补及相互联动态势。 另一方面,北京自贸区全新的规划为推进新型智慧城区建设提供了全新的承载空间。例如在北京自贸区国际商务服务片区规划的金盏国际合作服务区,就是作为北京“两区”(国家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示范区、中国(北京)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承载园区之一,集第四使馆区、服务“一带一路”功能区、国际合作服务区等为一体的重要区域,是北京为数不多的高科技产业高地和智慧城市建设示范区,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为新型智慧城市技术试点、产业落地、模式探索提供了广泛的应用试验场景。 推进北京自贸区产城融合 按照新的发展要求和标准推进北京自贸区产城融合,积极促进智慧城区新兴产业在自贸区聚集发展,把自贸区打造成为“万亿产业孵化器”和“科技创新策源地”智慧城区,逐步成为创新场景示范标杆和区域特色示范标杆。 智慧城区建设离不开企业创新主体作用的发挥,通过培育自贸区多元化主体共同参与、多方合作共赢的新业态,一方面,引入智慧城区建设服务领军企业,与有关部门共同推进自贸区各片区的智慧城区规划和建设;另一方面,构建大中小机构或企业在自贸区融通发展的良性生态,形成智慧城区行业领军机构或市场主体牵头专区运营,同时加大孵化智慧城区产业链中小企业聚焦专业深耕的新局面,以数据、技术、渠道及服务等多种方式参与其中,激发市场主体创新活力,孵化商业模式,扶持更多民营企业创新成长。 在这一过程中,诞生了一批智慧城区运营服务高科技公司,它们在参与推动自贸区智慧城区产城融合发展中创新性地提出了多元参与运营模式:构建自贸区智慧城区良好的制度环境,政府牵头搭建自贸区智慧城区建设平台,加大聚集和引进以IBA(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融合为核心技术的智慧城区高科技企业,促进智慧城区新兴业态融合发展,从产业、空间、成果转化三个方面与自贸区接轨落地。多元参与运营模式将搭建自贸区管理部门、智慧城区核心运营企业和智慧城区相关产业链公司协同创新机制和园区运营新模式,使自贸区建设驱动型园区方向、宜居生活方式和社区治理方式变革成效更加显著,成为北京城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示范区和创新策源地,助力北京成为更具竞争力、创新力、影响力的全球数字标杆城市。 民企应把握北京自贸区建设新机遇 北京自贸区承担着国家重大战略实施先行探索和创新的使命,正迎来关键的发展黄金期。北京自贸区智慧城区建设,在具体实施过程中需要政府主导、全社会共同参与,其中民营企业是不可或缺的力量。自贸区建设为民营企业发展提供了更多的机遇、更广阔的平台,民营企业理应在自贸区建设中大有作为。 民营企业要积极参与北京自贸区智慧城区建设运营,结合实践打造智慧城区高科技企业标杆品牌,以北京市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需求为导向,致力于智慧城区综合规划、建设体系以及运营管理的研究和探索,为北京自贸区智慧城区建设提供决策依据和意见参考。 《中国(北京)自由贸易试验区条例》提出,北京自贸区要以制度创新为核心,以可复制可推广为基本要求,落实创新驱动发展。民营企业要牢牢把握“可复制、可推广”带来的市场机遇和潜力,通过深度参与北京自贸区建设,发挥先行先试的引领作用,提高智慧城市解决方案的行业领导地位和品牌影响力,将智慧城区运营的先进的经验、模式和制度创新探索实践向更多城市复制推广。 (作者祁治军系中国政法大学律师学研究中心研究员;朱丹系中国人民大学国家发展与战略研究院研究员)
查看更多>>
|